李嘉诚售百佳或因香港地产业务收缩
近期,华人首富李嘉诚为旗下创立了40年的百佳超市寻找买家,已设定8月16日为第一回合竞购截止日,其估值最高达40亿美元。虽然百佳超市的毛利率偏低是导致其被出售的重要原因,但长江实业在香港地产业务的收缩或许也是其被出售的重要推手。
公开资料显示,百佳为香港第二大连锁超市,市场占有率达33.1%,270家门店位于香港,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只有56家。百佳大股东和记黄埔的年报显示,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尚不及内地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长期以来,百货超市毛利率不高,是一个行业普遍现象,并非百佳独有。为何李嘉诚要在经营40年之后才出售?
连锁超市的盈利模式并不依赖商品的买卖差价。通常,大卖场、百货公司等渠道商会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包括陈列费、条码费、节庆费等),一个品类商品的年收费可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此外,更重要的盈利模式在于,百货超市凭借庞大的销量,在下游供货商面前具有强势地位,可以拉长给付供应商的账期,短则1月,长达数月,中间沉淀的资金流再用作其他投资,包括开店。周而复始,通过不断扩大的营业收入获取更多的无息借款用于其他资金密集但回报率较高的投资,这种盈利模式被业内称为类金融模式。
假设连锁超市集团一年的营业收入为200亿,付款账期为三个月,那么,这家连锁超市集团每年滞留在手上的现金就有近50亿元,这相当于一笔数额甚巨的无息贷款。如果大股东旗下还有地产、能源等资金需求大,回款周期长,但回报率较高的业务,就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上述高回报领域。
如此一来,经营超市相当于自己开了一个现金银行,且不用支付利息。而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百佳每年的营业收入均超过200亿港元。
其实,内地的家电卖场也是这种类金融运行模式,国美电器就是典型代表。在家电连锁卖场高速发展的2005~2010年间,国美电器的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30天,远远超出苏宁电器的85天。
强大的渠道优势使得国美电器能够通过占款的方式获得廉价的资金,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使得国美电器得以高速扩张,而国美电器的高速扩张带来的销售提升又使得供应商愿意为国美电器输血。
近1年多来,李嘉诚在香港的地产业务停滞不前。长江实业最近一次在港拿地是在去年11月,以29.01亿港元夺得马鞍山落禾沙一幅住宅用地。2013年上半年,长江实业未在香港拍得任何地块。今年上半年,长江实业物业销售收益同比大减37%,降至38.3亿港元。
由于超市业务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成本以及租金成本,而长江实业在香港的地产业务逐步式微,在超市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百佳超市这个资产收益率较低的现金奶牛,对李嘉诚来说已然成为鸡肋。
- 上一篇:香港证监会打击对冲基金
- 下一篇:香港楼价仅比97年高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