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区可分流香港金融业
回顾一年来的新发展,显示中央已对开放政策,尤其金融方面的作出了战略性调整。其一是加快了上海的开放步伐,特别是通过设立自贸区来作予以推动。二是加快了珠三角的前海、横琴及南沙等几个新型特区的建设步伐,并赋予了一些金融开放的试行权,这些发展对香港的影响自不容忽视。上海早有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大计,却一直被搁住,连股市国际板的计划也受阻延,但去年却于急忙中上马自贸区建设。建设前海等新特区,好几年前已有批示,但也是最近一年才真正上马。
内地的自贸区及新特区享有更大的开放度,且还将随时间及经验累积而扩大,走上了与香港模式趋同之路。即使其开放度距香港的仍远,但每进一步便有能力分流多些香港的功能。航运业的例子足可说明此点:经过法规环境的深层改革和建立保税区为机制后,内地的航运及物流业已足可替代香港同业。替代过程早已开始,在海港业务上的成绩尤为明显。
此外,看来内地正试验建立一些金融特区。如前文所述,香港与前海、台湾与昆山、星州与苏州及天津的特定园区,已可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验,乃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及发展资金自由港的措施。特区企业可接受境外人民币贷款和在境外发人债,区内基金可以用人民币对外投资,和区内个人可进行人民币对外投资等。由此路径这些特区可逐步走向金融自由港,作为试验另一方香港金融业自可从中获利,但同时内地对手亦将逐步形成国际金融营运能力。
总之,可以说内地的另起炉灶之举已启动,虽将会渐进地推行,但经过五年发展后情况或大不一样。总之,香港是时候深思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了。
- 上一篇:香港物流服务署
- 下一篇:香港各界捐款4435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