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龟速土地开发史
让外界许多人都看不懂的是,香港市民一方面批评政府推地过慢,另一方面,政府各种土地开发计划几乎都遭到反对和抗议。继去年政府提出在五个水域填海以增加土地的计划,被抗议群体指责“假咨询”后,近日已经完成了三个阶段咨询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又因立法会审议工程拨款遭到数百抗议人士冲击而难以继续。
一个对香港的普遍误解是,它荣膺全球最拥挤的大都市并非土地太少,而是因为它用地极“省”。事实上,香港拥有超过70%的未开发土地,从土地面积来看,这里可以说还是一个大农村。当然,由于人口的增长,香港在历史上几乎每隔10年都有一个到几个“新市镇”被开发出来,每一个新市镇平均容纳了30-40万的新增人口。
1960年代港英政府开发的荃湾、沙田区,目前已经成为十分繁荣的商业区;1970年代一口气开发了屯门、粉岭、上水、元朗、大埔及马鞍山等地,接纳了二战后数以百万计的内地移民;1980年代开发了今天的大型居民区将军澳与天水围;1990年代则开发了东涌,也就是内地游客喜爱的迪士尼乐园所在地。
- 上一篇:中央的支持对香港至关重要
- 下一篇:沪港通助香港成为新股上市中心